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2的文章

2012 八月縮時攝影作品

圖片
在將縮時快門做好之後,總共做了三個縮時攝影的作品。短期間應該會讓自己沉澱一下,畢竟最近案子又要開始忙了: (1) 8/12當天晚上去基隆打算拍英仙座流星雨的,八點多到,結果一顆流星都沒有看到。不過還好我的相機(olympus XZ-1)還是可以拍到星星,所以至少可以做成星星旋轉的畫面。不過後來發現單純星星旋轉的話片太單調,所以上網找到了國外有人放的 photoshop的action腳本 ,可以將星星的移動疊成星軌,畫面頓時生動了起來。 (2) 8/15 啟德颱風有可能直撲台灣(後來沒有),這一天天空的光影透過公司的3M檔光玻璃看起來相當協調,所以就架在室內拍了,也因為如此會有反光出現。整個影片看起來像是在替公司做選舉宣傳短片,其實做畫面移動的目的只是在練習而已。因為通常縮時攝影要做畫面移動需要去買馬達傳動的滑軌,但是其實照片一張有一千萬畫素,所以還有一些餘裕可以被裁切掉做畫面移動效果。 (3) 8/18 台北市政府在大稻埕舉辦煙火節,那邊想說不要人擠人,就回到公司的陽台對著大稻埕方向拍。結果運氣很好,同一時間在另一個方位的烏雲不斷閃著雷光,與煙火交相輝映,所以也就順便拍進去了。夜拍有個地方要注意就是jpg很容易將已經雜訊不低的藍色色頻搞得更糟,所以下次要再弄夜拍,jpg的品質要12才會比較好。還有就是這次我也有用拍星軌的那個photoshop action腳本,因為如果單純直接撥放的話,煙火與閃電會很生硬。不過我有手動調整腳本的不透明度從預設9x%到70%,這樣煙火的殘影才不會拖太久,整體感也比較自然。

這個禮拜的DIY - 水晶膠、縮時快門、連接頭

圖片
繼前一代送人的的PSoC縮時快門之後,本來還想要再多學一些數位控制的,包含可以藉由按鈕輸入指令與螢幕輸出結果等。不過看到12號晚上有英仙座流星雨,所以就打算以舊版的縮時快門直接再做一個,這樣才趕得上。不過這次還要玩點別的。 因為我自己的相機是Olympus XZ-1消費型DC,所以會比DSLR還要耗電,需要外接電源才能支持長時間不間斷操作。本來想藉由相機充電埠一邊拍攝一邊充電,但是這一台相機的遙控快門與充電埠是放在同一個客製化的連接頭上,也就是只能擇一使用。還好我發現相機底部裝接電池的門旁邊有個橡膠製的影藏小門,可能是開發人員用來接 SD card做為debug用的吧!剛好可以拿來當外接電源的出口,這需要一顆假電池才能達成,所以我打算用他的電池為範本製作一個矽膠膜,再將膜灌注環氧樹脂(水晶膠)完成假電池的製做。以上這些材料台北圓環附近的天水街的化學材料行都有在賣。 首先將電池丟進矽膠內等矽膠硬化,就完成了電池的模。中間塞的那個硬紙板是為了留一個溝把電池的電源拉出來。不過後來發現硬紙板不是一個合適的材料,因為後來倒環氧樹脂的時候會與厚紙板黏在一起,最後要把厚紙板去除會很麻煩。 翻模矽膠與環氧樹脂都需要時間硬化,通常需要整整兩天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個假電池的完成品。電池的+/-/NTC都可以很順利頂到相機內部的電池接點,並且沿著那個溝走線出來。最後拉出一條延長線接外接電源。 再來就是遙控快門的接頭。由於相機付的一條AV線是與遠端快門還有充電埠共用,所以我把他的AV線給拆了,取他的頭來用。 再把上網查這個連接器的腳位定義,把快門、對焦、與GND訊號接到耳機的母頭。這樣的好處是,我將縮時快門的訊號標準化成耳機接頭,未來如果換相機的話,還是可以繼續使用原本的快門。(可以參考第一張圖,接頭就是耳機的公頭) 最後接上之前自製的行動電源,完成了!! 由於遠端快門在觸發的時候會瞬間亮橘燈,所以這張圖很明顯的就是用遠端快門照的,才會有橘燈發光的狀態。